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学科研

【教学实践】传统文科课程的能力实训新标——以《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八个‘爱上’”为例

2022年09月09日 08:34 作者:课程团队 点击:[]

受新文科建设进程推动,传统文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又跃上新台阶,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科学高效地促进文科发展,培育出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已提上中国各大高校的办学议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历史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顾名思义,其中国性、政治性、思想性和历史性,最显集中统一。所以,能否让当下的受教者看到中国脊梁,开启政治智慧,点亮思想光芒,续写历史辉煌,且最终自觉地传承发扬东方本土的优秀治理方法论,它就是检验能力实训环节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为此,本课程团队调整升级旧的能力考核指标体系,重新基于“四个自信”原则,立足中国本土,推陈出新,以“八个‘爱上’”为新的核心指标,引导学生完成课内实训,积极彰显政治学学科思维和专业技能优势,且由课堂走向社会,不断提升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政治能力。


1.爱上一个人,能与列传人物“思想对话”

人是思考的主体,思考就是人的一份基本权利。中国政治思想史,无论是教材还是学术专著,政治思想家始终都是其最基本的要素,而思想家“列传”亦是学界最常用的编纂体裁。目前,“马工程”教材(第二版)按时间先后一共编录了孔子等近70位中国政治思想家的“列传”。可以说,正是这批杰出人物以其知识生产“构建”了中国几千年厚重的政治思想史。


本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基于个人兴起爱好等,选择其中一人(如同乡同姓者),将思想对话进行到底。另一方面,为规范实训路径,又要求学生统一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匡亚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2006年间共计出版200部,涉及270多人)中,找到相对应的人物评传,作为自己的专业实训指导书,强调以学术专著严谨的思想史研究范式,确保“思想对话”不落入俗套。俗话说:研究一个人,就会爱上一个人。先贤们如同人生中的一面镜子,时刻照见自身的一言一行。只有在不断接近这些优秀人物及其灵魂深处时,知人论世,研究者个体的生命活力才能被激发。有了他们的参与和彼此跨时空的对话,个体才能拓展自身的生命空间和人生维度,不断自觉超越个人得失,真正长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情怀、胆识与气度。


2.爱上方块字,能认清“一字一部政治思想史”

“人生识字忧患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汉字与政治的关系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汉字的思想世界几乎就是一个连通继往、朝向未来的政治世界。古人造字言政,符号化的汉字,首先就是中国人刻记政治认知和承载政治理想的主要工具。一字一部政治思想文化史!从甲骨文开始,汉字音形义的流变本身就是权力建构的文化表征。每一个中国汉字的生成衍变史,都是一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认知史和想象史。其次,除了是语言工具,古人以字喻政,汉字本体更是一种价值单元,且内在形成一套独特的“汉字树”价值谱系。再次,汉字是中国政治话语体系最核心的元素,识读与书写汉字是中国人最宝贵的权利和文明特质。最后,历史已证明,生生不息的汉字教育成功凝炼出以字词论人观史明道等优秀方法论,实现识读等技术层面的超越,形成了东方独有的汉字育人机制。


英语话语霸权出现后,汉字汉语日遭挤压。所以,本课程响亮提出一种汉字政治学的理论方法,要求学生回归东方教育场域,回归“汉字中国”,每人精选一个与中国政治密切相关的汉字(如政、治等),以汉语概念史的新视角,综合古文字学、历史社会学、知识考古学、政治诠释与思想史等路径方法,重新深析汉字的符号选择、编码程序、书写原则、政治意蕴、文化想象、知识生产和话语创新等,深揭中国政治概念及其话语生成发展的事理、原理、道理和学理,进一步激活汉字形塑“中国人”的潜在机制,在增进“汉字自信”中铸牢“文化自信”,在强化母语意识中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以鲜明的中国风格和厚重的中国气派,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话语体系建设。


3.爱上古文献,能领会中华元典“以文载道”的魅力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韩愈《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王公神道碑铭》)中国人始终相信:只有“斯文”在世,其“道”才行。但是,白话文兴起后,除非是古典文史研究者,多数中国人已与之乎者也的古籍文献,渐行渐远。结果,这一不断强化的陌生感,令中华文献的传统章法、节奏、韵律,及其建构元曲的精神魅力,日显不彰。实质上,一旦读不懂古代文献及其政治书写,缺失了知识层面上不间断的支撑,政治思想又将从何而来,今人又何谈传承与创新!


本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紧扣教材,逐一检讨、验核教材中的所有古文献,以“史源学”的态度立场,考镜源流,找寻出每一则文献的最原始出处和形态,且进一步勘比它后来在流播中的种种改写与讹误,深入洞见历代传抄工、篡改家和引录者的不同政治考量与内在诉求。另一方面,提倡学生自行选择一篇无标点、繁体且竖行书写的先秦政治文献,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文学文献学等理论方法,回到该文献生成的时代节点,日渐明悉奏章尺牍、表赞铭敕等不同体例,以及知识再生产经由“经疏”演进的中国方式,逐步从考据训诂之学进入义理辞章之学,从解读文献进入古人的思想世界,最终实现由文及道。


4.爱上老故事,能发现中国民间的治理智慧

中国从来就不缺少故事。故事是历史的另类书写,也是经历、事件、神话的混合物。民间故事难寻其创始者,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众集体参与创作、消费与传播的故事,满载众人的智慧与共识,既是地方性知识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维系基层社会秩序、巩固价值系统的有效资源。但是,故事常有,发现的眼光并不常有。“日用而不知”的认知缺陷,有待更正。


本课程一方面强调老故事进课堂,以精彩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在老故事中发现中国治理及政治思想。例如,在大禹治水神话体系中,洞见早期王权的有效兴起及中西方建构洪水神话的差异化策略与政治传统——东方非理性地主倡人定胜天,强调人治,组织集体抗灾;西方理性地将权利交与上帝,却仅有选民得救。又从鸠占鹊巢的故事中,探究传统中国的权力继承风险防范机制,及其独特的布谷鸟政治。还集合中国古代的狐狸、老鼠、山羊等动物叙事,考究古人取譬近身、以动物喻人喻政、建构政治符号的路径选择。另一方面,课程要求学生一人一故事,既要讲好故事,又要讲好故事。所以,无论是儿时的鬼故事,还是当下的红色故事,皆强调遵循讲故事价值生成的逻辑原则,真正有助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故事化的场景中,既提升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又主动成为优秀政治文化的宣传者。


5.爱上古村落,能真正走近“乡土中国”

古代中国实质上是一个“乡土中国”。所以,把乡土作为空间治域进而开展的政治思考,才是中华真传统。一村一世界,一个村落能持续存在数百上千年,它当然是国家在场与村落共同体共同起作用下的逻辑产物。现存的古村落既是中国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它们同时又是一个个宝贵的思想符号,层累地刻记着村民自治的一起一伏。其中,南北村落发展差异明显。尤其是,岭南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其民族村落治理更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政治内涵。


本课程一方面主张“村落政治进课堂”,精选广西本土典型村落个案,运用民族志的理论方法,逐次从建村缘起、资源禀赋、地名流变、族群种姓、人口结构、空间格局、产业构成、乡土教育、精英产出、村邻关系、自组织系统、节庆风俗、宗教信仰、区域社会交往、重大历史事件等多方面,解剖麻雀,以详实可观的村落治理史,激励学生热爱乡土,回归村落。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一村一品”,结合基层党建、产业振兴、扶贫脱贫、民族团结、移民安置、返乡创业、养老保障、撤点并校、合作医疗、科技普及、美丽乡村等示范点,每人精选一村,学会将自身生命与乡土再度“焊接”,在特殊性中深入探讨、总结村落政治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积极为实现“三治合一”建言献策。


6.爱上大基层,能迈步中国思想最前沿

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个“弱国家—强社会”的格局。其中,“皇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一方面,古代国家治权实有限度,其自上而下的努力和建构进程,因触及到地方势力的利益,故双方的冲突与政治博弈一直都没有终止过。另一方面,江湖社会宽泛广阔,但社会治理多元并进,基层秩序总体安然,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固环境。总之,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社会治理,也无论是地方治理还是基层治理,基层社会一直是权力博弈、思想交锋的最前沿。一旦忘却或脱离基层,就无法点亮思想,洞烛幽微。


本课程目前主要是围绕行政下移这一改革核心点,基于国家治理的逻辑与进程,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放下教材,走出课堂,迈步大基层,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参与城乡社区调研,自觉理顺基层社会治理的传统、资源、机制等之后,积极探讨一种自下而上的路径方式,承接网格化管理需求,且在基层社会长时段的政治发展场域中,贯通古今,洞察实践协商民主、红色物业、平安基层的新路子。


7.爱上家族史,能重新“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神庙刻石曰:认识你自己!显见认识自我的难度与不易。换言之,个体的认知缺陷,在自我认知上最显突出。无视于此点,个体要么跌入平庸化陷阱,要么流为思想狂妄的疯子。所以,认知主体的自警与自律,始终规制了思想的宽度与深度。


本课程主要是倡导学生通过梳理自己的家族史,重新定位自身,确立起思想的边界与个人特色。具体做法,一是翻阅家藏,搜寻姓氏谱牒,辑录先贤珍贵传世古文献;二是访谈宗亲族老等,整理家族口述史;三是采用年谱学的方法,重新汇辑家族史事长编;四是运用政治思想家研究范式,为自己的父母等关键性亲人“列传”。由此,个体才能日趋于明了自身思考的DNA序列,且自觉做好筛选工作,立志将优秀基因和良好家风,传之于后。


8.爱上出生地,能谂熟于“家国同构”

俗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个体及其思想,都是政教、地俗和材性三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地俗即是个体出生成长所在区域社会的历史文化,其承载的社会资本、共同体组织、地方性知识系统及非正式制度等,皆以个体不可抗拒的力量嵌入内心。甚至于可以说,个体原本就是区域社会再生产出的一个新文化符号,个体的思想世界原本就是区域社会思想文化的微型版。所以,“地望”“故土”“家园”等,始终是思想发展的要件。人地关系中所形塑的人以地名、地因人显等诸多辩证法,也始终是激励个体思考的驱动力。倘若一旦抛弃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于不顾,谁还能指望他们能由家及国地为这个国家、民族,乃至全球的人类,真情实感地开拓出一个灿烂可人的太平盛世?清代岭南才子屈大均说:“不能述吾之乡,不能述天下!”故土的可爱可敬,就在于凝聚一份丰厚强盛的文化资本,指引个体长成激情、热爱、骄傲和自信之后,用心去培植、浇灌并绽放出可贵的生命之花。一旦缺失了“故乡情结”,一旦清理了区域文化的优秀基因,还奢谈什么天下大任!一旦做成了“无根”的人,活着就已经是一份虚幻和耻辱,还能指望会求到什么结果!


本课程一方面强调“区域文化进课堂”,既带领学生对学校所在的岭南文化及其古今变迁和诸多分支开展系列研究,更形成南北、东西、中外文化等不同层面上的比较分析,因探讨地方文化特色而及于人物之兴衰史,更集中提炼出文化软实力起作用于政治思想的一般机制,整体绘制出中国政治思想由早期内陆中原,一步步向关中、江南、沿海、岭南等地演进扩散的空间地图。另一方面,课程倡导以思想“反哺故土”,建设现代幸福家园。俗云:子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汉乐府亦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人始终抱有一份不言而喻的“中国梦”——即便远宦无踪,“望极天涯不见家”,也定当落叶归根,施惠于乡梓故里。背井离乡,那只是个体生命序列中“不得已”的片断星光。“独在他乡为异客”的游子,总归是落寞、疲乏和残缺的镜像。厚重的乡土情结,“反哺故土”的孝道内涵,刻骨铭心的家国意识,始终贯穿了中国人的灵魂。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深入,离开故乡已成为一种时潮。今日诸多精英后俊之士,游学、交友、报考、就业、成家、强宗、聚族……一世所选择,毕生所钟情,决不能在“心系四海”和“朝向全球化”的盅惑下,彻底做成西方的“帮闲客”,让反哺最终消失成为一份世纪前的绝响!


总之,以上八个爱上’”的设置,既确保所有学生整体性把握中国政治思想的思考主体、语言工具、知识系统、民间形态和核心空间,又考虑到接受个体的差异,鼓励通过认清自身,因人而异地涉足当下中国思想前沿,多方位开启家国同构式的思考活动。( 编辑:王妃)


版权所有:广西民族大学 校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邮编:530006 Email:webmaster@gxun.cn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3号 南警备 4501200086 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04